新闻中心

NEWS

威尼斯欢迎你welcome第三次学术沙龙综述

2023-09-10 20:08:00

2023年8月10日19:00威尼斯欢迎你welcome召开在线“国力何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四种力量: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学术沙龙,谢梦莹、杨欣、赵宝晨、孙舒婷、马俪姗、石爽等老师做了线上发言,威尼斯欢迎你welcome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宏海教授主持了该次沙龙,王功名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为了更好地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共同体建设与学术进路,特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王宏海教授首先介绍学术沙龙缘起的政治依据,他说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2023年1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王宏海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力”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而言的,更是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内涵以及路径讲的,在此意义上,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选择都会影响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彼此影响。作为知识分子,我们身负责任,一是教书育人,一是服务社会、学以致用。用我们的学识诠释“四力”,推动民族复兴。

谢梦莹老师认为研究“四力”应该从“国力”这一关键概念出发,进行讨论。早在1987年日本经济企划厅就委托日本综合研究所对日本进行综合国力调查,通过对国际贡献力、生存力、强制力拟定指标进行分析;西方学者阿什利·泰利斯将国家实力定义为一个国家在给定时间上具有掌握经济创新周期的能力,并利用这种控制能力形成有效的军事能力,反过来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强现存的经济优势,也为保持国家的战略优势以及从国际体系中获益提供基本条件。即,综合国力就是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高度概括了国家走向强盛必备的根本能力、支柱能力、关键能力,科学明晰了国家能力建设的核心内涵,深刻揭示了国家能力建设、实力增长、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所谓生存力,是国家走向强盛必备的底线能力。主要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国家内部政治和社会相对稳定和持续存在的能力,具体包括高效的政治和社会组织能力、自主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匹配的外交和军事能力、自觉的文化创新能力、持续的人口繁衍能力等。所谓竞争力,是国家走向强盛必备的优势能力。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分工赢得先机胜机的超常能力。具体包括创新能力、人才实力、制度竞争力三个方面。所谓发展力,是国家走向强盛必备的关键能力。主要是指遵循发展规律、洞察时代大势、制定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机遇、培育发展优势、化解发展风险、开辟发展新局的能力,具体包括政治发展力、经济发展力、文化发展力、社会发展力、自然生态发展力五个方面。所谓持续力,是国家走向强盛必备的本质能力。主要是指兼顾当前与长远、现实与未来、硬实力与软实力,推动国家有序、稳健、协调、持续进步的能力,具体包括经济社会平衡发展能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能力、满足当代并造福后代兼顾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作为首次系统提出的新鲜理念、新颖思路、新生事物,必须从国家能力内涵、科学思维方法、能力演进逻辑多重维度整体把握。否则,就无法真正认清“四力”体系蕴含的创新价值、指南价值和长远价值。最后,谢梦莹老师就如何推进“四力”研究谈了自己的思考。

杨欣副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以提升竞争力为关键抓手,不断增强生存力、发展力、持续力。习近平总书记面对特殊受众群体、针对特殊时间节点、应对特殊国际形势提出的国家能力建设“四力”新要求、新思想、新目标,背景极其深刻、内涵极其丰富、指向极其明确。其中群体特殊是国家执政骨干队伍中的核心层——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他们是推动国家能力建设的中坚力量。时间节点特殊是正值“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开局和“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启之际,中国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交汇点。国际形势特殊是正值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全球蔓延抬头、美国政府权力交接和领导人更替、中美博弈即将进入全新阶段,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测性陡增之际。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是国家走向强盛必备能力的四大支柱,一个不能缺少。生存力处在根基地位,直接影响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力、持续进步力发展水平;竞争力处在关键地位,既是生存力的有力支撑,又是发展力、持续力的基本保障;发展力处在中枢地位,既受生存力、竞争力水平制约,又制约持续力提升;持续力处在归宿地位,既反映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水平,又引领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提升。国家走向强盛在能力发展上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和内在逻辑性,都要经过从生存力到竞争力,从竞争力到发展力,从发展力到持续力的不断演进、不断进阶、不断跃升的升华过程。尽管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都是强盛国家必备的核心要素,缺失任何一力都无法走向强盛,但是每种能力地位不同、性质不同、作用不同,在国家能力发展中呈现出由初级到高级、由基本到根本、由现实到未来的螺旋式上升演进轨迹。这就要求在国家能力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四力”演进逻辑,一体推进国家能力建设,确保最大限度取得整体协同效应。一要坚持以提升生存力为根本前提,不断增强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二要坚持以提升竞争力为关键抓手,不断增强生存力、发展力、持续力。三要坚持以提升发展力为核心中枢,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持续力。四要坚持以提升持续力为终极目标,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坚持以提升竞争力为关键抓手,不断增强生存力、发展力、持续力尤为重要。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今天,竞争力属于真枪实弹的硬核能力。未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影响力、号召力、领导力,必须拥有独到、独特、独有的竞争力。否则,生存力就会失去支撑,发展力就会失去根基、持续力就会失去动力。竞争力作为生存力的重要保障、发展力和持续力的重要依托,是提升国家核心能力的关键抓手。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国际环境下,锻造国家的生存力、发展力、持续力,必须牢牢抓住竞争力这一关键,做到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培育竞争优势、激发竞争潜力、积累竞争实力,致力走出一条依托竞争力夯实生存力、推动发展力、提升持续力的发展道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研究,鼓励自由探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和氛围。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新入职教师孙舒婷认为党的十九大科学地研判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改革开放40多年的生话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提出更高的追求标准。竞争力既有现实实力也包含潜力,以及由潜在实力转化为现实实力的可能性力量,是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资源供给、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国家意志、民族凝聚力、国防影响力等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发展力是指遵循发展规律,洞察时代大势,制定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机遇、培育发展优势,化解发展风险、开辟发展新局的能力,唯奋斗以自强、唯发展以长存,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力,是指兼顾当前与长远、现实与未来、硬实力与软实力、推动国家有序、稳健、协调、持续进步的能力,具体包括经济社会平衡发展能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能力、满足当代并造福后代的未来发展能力。

马俪姗认为近年来的一系列全球性重大事件充分表明,整个世界依然呈现出动荡态势,且具有了新的特点。需要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风险与挑战。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遭遇的各种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增强我国的生存力,关键在于打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我国的发展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增强我国的持续力,关键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亦构成了我国发展得以持久的内核。

 

新入职教师石爽认为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全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经济发展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应当不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具备活源泉,只有不断巩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才能够为自己持续输出提供不竭的动力。

最后,赵宝晨博士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讨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国之伟力。他说,毛泽东同志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摸索前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焕发国之伟力势在必行,根本在于树立新的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思想。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新时代呼唤新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着眼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科学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有效回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具有深刻历史必然性和强烈现实针对性。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通堵点、扩内需,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补短板、促安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必须抓实体、增优势,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关键处落子、彼此连接成势,方能形成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上坡路难走,力行则将至;顶风船难开,笃志则必达。因此,增强战略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一定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驾驭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王宏海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研究,不仅仅是宣传党的路线、思想、方针和重要决策,还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弄懂讲清国家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从理论上讲清科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进程的历史逻辑,从实践上,能够凝思聚力,为党和人民谋划而献计建言。今天我们策划国力何为这个主题,就要集思广益,为中国式现代崛起而努力。

王功名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并对进一步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和学院科研工作做了安排。

 

(注:本文作者系威尼斯欢迎你welcome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宏海教授)